• PG电子·(中国)直营官网

    您所在的位置:首页>新闻资讯

    脚后跟开裂,不一定是皮肤缺水,也可能是你血燥了!
    发布日期:2025-11-13 08:52       作者:New Media       浏览:2076

    每到秋冬季节,不少人会饱受脚后跟干燥、皲裂的困扰,走路时疼痛不已。许多人将其简单归咎于皮肤干燥,但事实上,这是一种被称为角化鳞屑型脚癣的皮肤癣菌感染。


    角化鳞屑型脚癣


    角化鳞屑型脚癣是脚气的一种,主要是红色毛癣菌感染脚部皮肤引起的慢性疾病,因其症状不典型,极易被忽视或误诊。


    其主要发生在脚后跟、脚底和脚缘。皮肤表现为弥漫性粗糙、增厚、脱屑(鳞屑),冬季会出现深浅不一的裂口(皲裂),甚至出血、疼痛。通常瘙痒感不明显,这是它与常见水疱型、浸渍糜烂型脚气最大的区别。


    如果裂口反复发作,单纯的保湿护理效果不佳,就应高度怀疑此病。因为甲减和糖尿病患者也会有脚后跟开裂的表现,确诊需到医院皮肤科进行真菌镜检或培养,找到菌丝或孢子即可明确诊断。



    治疗角化鳞屑型脚癣关键在保湿


    由于角质层过厚,药物难以渗透,直接涂抹抗真菌药膏效果常不理想。在治疗时应先用温热水泡脚20分钟左右,软化角质后轻轻磨去死皮,再涂抹足量的抗真菌药物。治疗角化鳞屑型脚气时,建议选择渗透性和保湿性更强的膏剂。


    同时使用保湿效果较好的尿素软膏、水杨酸乳膏、凡士林或沙棘油等,可以收到更好的治疗效果。在睡前涂抹药膏并对患处用保鲜膜封包,可以增强保湿和抗真菌效果,促进裂口愈合。


    脚后跟开裂根源在血燥


    中医将此类问题称为“皲裂疮”或“肉裂”,认为其外因是秋冬季的“燥邪”侵袭,但根本原因在于人体血燥。



    血燥是在血虚的基础上,人体津液进一步亏虚导致的,常表现为唇色淡白、大便干燥、手足发麻、毛发干枯、皮肤干燥脱屑。足部作为人体末端,气血津液不足时更容易供应不上,再加上秋季燥邪侵袭,就容易有角质增厚、开裂、脱屑的现象。


    偏好辛辣燥热食物、长期熬夜、过度劳累、房劳过度、出汗过多等都容易损伤人体津液气血,血燥与外界癣菌(中医称为“湿毒”、“虫邪”)相结合就表现为脚后跟角化、脱屑反复发作,缠绵难愈。


    建议角化鳞屑型脚癣患者在日常生活中注意滋阴润燥,保证充足睡眠的基础上,侧重食用百合、银耳、雪梨、粳米汤等滋阴的食物。并保持心情舒畅,避免过度劳累。如果有明显的血燥症状影响工作与生活,建议就医调理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