• PG电子·(中国)直营官网

    您所在的位置:首页>新闻资讯

    体检发现肿瘤标志物升高,你离癌症还有多远?
    发布日期:2018-11-21 09:35:40       作者:pg电子制药集团       浏览:47.0万


    肺癌、胃癌、肠癌……偶尔总能听到身边谁谁患癌的消息……


    关注健康的人都把“防癌”都提上了日程!防癌,除了要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外,“体检”似乎也显得格外重要。癌症早发现,和晚发现,也许结局完全不同。


    而体检中,“肿瘤标志物筛查”成了不少人追捧的检测项目。但是,如果真的查出了“肿瘤标志物”升高,就一定是癌症吗?



    肿瘤标志物升高,一定患癌症?


    肿瘤标志物,是反映肿瘤存在和生长的一类物质。查肿瘤标志物主要是为了:


    ① 高危人群早发现:

    肿瘤标志物检测能发现早期无症状肿瘤,可先于X线、超声、CT、MRI或PET-CT等物理检查;


    ② 监测肿瘤的治疗效果:

    对于癌症患者来说,治疗的如何,肿瘤是否有复发、转移,医生可以参考肿瘤标志物来初步做个判断。


    而肿瘤标志物升高,不代表100%是癌症!


    dam_122.jpg

    图片来源:站酷海洛PLUS


    首先,肿瘤标志物结果一般不会是“零”:

    因为每个人的体内都有“癌细胞”的存在,生长出100多亿个新细胞的同时,也会长出1-20个“癌细胞”。所以几乎所有的肿瘤标志物检查结果都不会是“零”,有一个正常范围,只要数值在正常范围内就是正常的。


    我们的免疫系统能及时的处理掉这些癌细胞,所以一般人不易得癌。


    其次,肿瘤标志物升高≠得了肿瘤

    虽然说“肿瘤标志物”绝大多数存在于恶性肿瘤中, 但良性肿瘤、正常组织也可能检测出肿瘤标志物。


    为什么?因为饮酒、进补、服用某些药物、炎症疾病等都可能导致“肿瘤标志物”超标。例如肝癌的标志物是AFP,肝炎病人也会导致肝癌标志物上升。


    即使没有癌症,但肿瘤标志物持续异常,也可能说明身体在发出警报了——身体环境适宜癌细胞生存、免疫系统不能及时杀灭癌细胞、体内癌细胞偏多。就要注意身体健康了!


    总之,肿瘤标志物仅仅只能作为辅助诊断!

    发现异常还需要做CT、B超等影像学检查。


    “肿瘤标志物”更适合高危人群的预防筛查和已经确诊为癌症的患者。


    dam_141.jpg

    图片来源:站酷海洛PLUS


    不同肿瘤标志物,和这些癌有关!


    1. 甲胎蛋白(AFP):筛查原发性肝癌,抽血检查。


    2. 癌胚抗原(CEA):广谱型的肿瘤标志物,尤其是肺癌及消化道癌症检测。


    3. 细胞角蛋白19片段抗原(CYFRA21-1) :非小细胞肺癌的血清标志物。


    4. 糖类抗原125(CA242):广谱性肿瘤标志物,主要针对早期卵巢癌,抽血检查,可发现50%-60%的卵巢癌。


    5. 糖类抗原242(CA242):消化道肿瘤标志物。


    6. 糖类抗原72-4(CA72-4):消化道肿瘤标志物,尤其是胃癌。


    7. 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(NSE):小细胞肺癌的血清标志物。


    8. Free-β-HCG:生殖细胞肿瘤的特异性肿瘤指标物,与肿瘤恶化程度密切相关;


    9. 前列腺特异抗原(PSA):50岁以上男性筛查前列腺癌的肿瘤标志物。


    10. 鳞状细胞癌抗原(SCCA):常见于鳞癌,主要是消化道、生殖道和呼吸道癌症,如宫颈癌、肺鳞癌、食管癌。


    11. 糖类抗原19-9(CA19-9):消化道肿瘤标志物,尤其是胰腺癌。


    12. 癌抗原15-3(CA15-3):乳腺癌血清标志物。


    没有哪一种肿瘤标志物的准确率能达到100%,一种肿瘤标志物也可能与多种肿瘤相关。


    微信截图_20181121093321.png


    高出一倍或者持续升高,要警惕!


    一般来说,如果检查结果显示升高得非常明显,特别是增高超过正常值一倍、几十倍,或动态观察到持续增高的,说明有癌细胞在聚集。


    建议再复查一次,如果经过复查之后,确实是大幅度明显升高,比如升高几十倍,通常恶性肿瘤的可能性就很大。


    可以在医生的指导下,配合其他检测手段来排除癌症,如B超、CT、磁共振成像等检查,或做细胞病理学检查。


    尤其是以下这几种人:


    ■ 身体已经出现“癌症信号”的人;


    ■ 癌症高发区或有癌症家族史等高危人群;


    ■ 严重污染厂矿企业的从业者;


    ■ 长期接触致癌物质等高危人群。


    防癌从生活做起!





    文章来源:健康时报


    友情链接: