PG电子·(中国)直营官网

您所在的位置:首页>新闻资讯

经常戴耳机,会影响听力吗?
发布日期:2023-03-15 08:04:56       作者:pg电子制药集团       浏览:21.4万

现如今,手机成了日常必备品,在地铁、公交站等公共场所,随处可见很多人戴着耳机,要么听音乐,要么看视频,要么玩游戏,很长时间不会摘下来。久而久之,耳病和听力障碍发生的频率也就越来越大。今天,小南就跟大家一起详细地聊一聊,耳机对耳朵的伤害有多大?又该如何正确使用耳机来降低对耳朵的伤害呢?


耳朵,由外耳、中耳、内耳三部分构成。声波通过外耳道、鼓膜和听小骨传到内耳,使内耳的感音器官发生兴奋,将声能转变为神经冲动,沿位听神经中的耳蜗神经传到大脑皮层的听觉中枢,产生听觉。


我们听声音不是只靠耳朵,还要靠大脑皮层听觉中枢来帮我们感知或认知语言。所以,在整个听觉的传导系统中,任何部分出现了问题都会产生听力下降。


长期使用耳机对耳朵有什么伤害?


据世界卫生组织统计,全球有11亿年轻人因不安全的听力行为而患有不同程度的听力损失,而这与他们长期使用耳机有很大的关系。国内的专家也表示,青少年听力受损情况呈现上升趋势,除了先天因素外,很多听力受损是由于长期戴耳机听音乐或打电话造成的。


165.jpg


耳机对听力是一种慢性伤害,耳机内的音量若达到一定分贝,较长时间的刺激下就会对我们的听力产生不可逆损害。有医学资料表明,当音量超过85分贝时,时间较长可造成听觉疲劳;当音量高达110分贝以上时,足以使人体内耳的毛细胞死亡,严重者还会造成不可恢复性听力损伤。而耳机的音量输出一般在84分贝左右,有些高频范围甚至高达120分贝,这样的音量对耳神经有很大的刺激作用,长时间刺激会造成听力衰退,严重会出现永久性耳聋和神经衰弱。


听力受损首先出现的是高频听力下降,而我们日常交流所使用的语言频率并未受影响,所以早期常被忽视。随着噪声的持续伤害,听力损失向低频延伸,语言频率听力损失到一定程度后,才会出现主观感觉听力障碍,使语言交流和社交活动受到影响。


听力受损后还可以“提高”吗?


大多数噪音导致的听力损失都是因为毛细胞的损伤和死亡导致,而毛细胞是不可再生的,所以当我们享受100分贝以上的音乐时,在没有经过外耳、中耳的消解下,过大的音量会让耳膜和听小骨产生更强烈的震动,剧烈震动会直接损伤耳蜗毛细胞。另外,过度刺激所造成的代谢超负荷,也会损伤毛细胞,造成大量毛细胞死亡。


毛细胞属于神经细胞,无法再生。毛细胞的损伤久而久之就会导致不可逆的听力损失,这种损害是慢性的,通常要多年之后才能够显现出来,所以听力损伤治疗越早效果越好,如果失去最佳时机,听力将很难恢复。


如何正确使用耳机降低对耳朵的伤害?


>>>优先选择头戴式。插入式耳机因在耳内离鼓膜很近,声波传播的范围小而集中,对内耳毛细胞和听觉神经的刺激比较大,时间一久,易引起耳鸣、失眠、头痛、耳闷胀感以及渐进性听力减退。而头戴式耳机接触面积大,压力比较小,相对来讲对耳朵内的一些细胞组织粘膜的刺激就会小一些,也就更安全一些。


>>>遵循“60-60-60”原则。专家建议,在使用电子设备听音乐时遵循“60-60-60”原则,即每次戴耳机听音乐的时间不要超过60分钟,音量不要超过最大值的60%,外界声音最好不超过60分贝。当然,能调至更低最好,避免过分刺激耳朵。


>>>走路、坐车时不宜戴耳机。在地铁、公交车站等公共场合,噪音本就比较大,为了能听清楚,不自觉地便提高耳机的音量,使得耳朵里的声音不断加强撞击在耳膜上,造成毛细胞的损伤。


>>>不要经常熬夜。生活不规律、休息不好、精神长期紧张都会导致耳朵的免疫功能降低,容易引起耳鸣、眩晕、恶心、呕吐等内耳受损症状。


>>>养成良好的饮食习惯。要调整饮食结构,多食含锌、铁、钙等微量元素丰富的食物,可有效地扩张微血管,从而促进内耳的血液供应,防止听力减退。

友情链接: